为倾听青年教师心声,助力新教师快速成长,11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交流会。会议由马院院长孙季勤主持,党总支书记吴业亮,副院长闫冰,各教研室主任及近两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参会。
座谈交流会伊始,6位青年教师依次发言。他们结合入职以来的教学及实践,分享了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的感悟,畅谈了在课堂教学组织、学情分析把握、教学内容讲授、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同时,青年教师们也开诚布公地反映了在教学中遇到的,如何实现教学的理论深度与教学温度相结合、理论严谨性与课堂趣味性相统一等诸多困惑。
随后,教务科长杨光云、德法教研室主任孙玉美、概论教研室主任廖杰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历和授课经验,给青年教师提出了诸多建议。他们希望青年教师要坚定信仰,做使命在肩的教育者;要潜心教学,做功底扎实的阐释者;要热爱学生,做情怀绵长的引路者。希望青年教师要敢于开拓、不惧失败;要勇于吃苦,不怕困难。
吴业亮和闫冰,对青年教师遇到的困惑做了回应,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孙季勤指出,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需要奋斗的,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青年教师要志向远大,目标明确,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孙季勤强调,青年教师要把讲好思政课作为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重点。一堂精彩的思政课要具有“四有”,一是要有“理”,即要以理论说服学生;要以理念教育学生;要以理想引领学生;要以理性引导学生。二是要有“料”,坚持内容为王,要通过把情景创设好、问题设计好、任务布置好,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有机转化。三是要有“趣”,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拉近与社会的距离,拉近与师生的距离,以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以人格魅力赢得学生认可;四是要有“法”,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做到用案例阐释理论,用热点评说时政,用数据论证变化,用事实展示成就。孙季勤希望,青年教师要按照总书记的“六要”和“八个统一”的要求,在讲深讲透讲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展现人生的价值。
此次座谈会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沟通、解疑释惑的平台,为青年教师成长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将把会议收获转化为教学动力,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为思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审稿人:孙季勤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