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工作法核心理念
医药卫生学院党总支立足“健康中国”战略需求,以“医心向党 明德向善”为党建品牌,将红色基因融入医学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医德铸魂”为主线,构建“五心聚力强根基、三全育人塑品格、双融双促提质效”的党建品牌工作法,实现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
品牌工作法核心举措
“五心”强基工程,筑牢师德师风根基
医药卫生学院党总支坚持“五心”工作法,聚焦守初心、传匠心、示倾心、强信心、献爱心“五心”建设,把师德师风工作抓细抓实,争做敬业型、工匠型、责任型、实干型、奉献型“五型”教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打造出一支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育人成效显著、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凝练形成《党建引领“五心”聚力,成就职教“五型”教师》典型案例。一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铸就“璧玉良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活动,开展“教风、学风、考风”三风建设活动,全体教职工签订《师德承诺书》,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推出《师德公约》,在揭牌发布仪式上,100余名教师庄严立下约定——“认真践行师德规范,涵养高尚师德师风,努力做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大先生,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师德公约》以“医心向党、明德向善”党建品牌为核心,立足智慧康养专业文化,从立德、立范、立业、立人四个方面,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增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明确“学术不端”“收受学生礼品”等师德负面清单,师德失范行为零发生。二是做好党建带团建“五进三联系”网格化管理活动。党总支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举办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组织“高质量发展,我的责任”“教育强国,强院建设,我应何为”等思想大讨论活动,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发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倡议书》,倡议教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育人水平。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活动,激发教师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举办专题讲座和新入职教师师德师风岗前培训,通过《师者仁心颂——公约之歌》传唱等特色形式,广大教师进一步理解认同师德规范,在激发情感共鸣、丰富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积极培育建设“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三是打造清廉校园,涵养清风正气。深入推进廉洁校园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组织制定《医药卫生学院廉洁教育“五进”工作方案》《好家风滋养优秀品格,好家风涵养清廉作风——“学党纪,传家风”主题学习系列活动方案》《“清风徐来 医路廉花”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活动月实施方案》等,陆续展开相关系列活动,弘扬廉洁正气,将廉洁教育在课堂、教研室中落地见效,将清廉作风贯穿教师个人发展全过程。组织制定《“传家风、扬校风、赛班风”活动实施方案》,开展师生“传家风、扬校风、赛班风(教风)”系列活动。组建了大学生青年廉洁社团,目前清廉社团共计有80余名大学生参加,陆续开展了系列活动。


“三全”育人体系,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医药卫生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体育为基、美育为要、劳育为本,聚焦围绕仁爱、慈孝的医护专业特色,持续深化“五育并举”特色育人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是率先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制定《医药卫生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方案》,揭牌发布《大学生文明公约》,提升大学生文明素质,营造和谐校园环境,凝练了《创新“五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典型案例。承办以“弘扬健康文化,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学校首届健康文化节活动。包含弘扬中医药文化篇、社会服务实践篇、技能大赛风采三个主题篇章,重点举办学校首届“仁爱”杯健康照护类7个赛项职业技能大赛,为省赛选拔优秀团队,探索世界技能大赛模式下的训练模式。二是强化劳动教育育人功能,将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展护士节、重阳节等文化活动,践行“三心三老”文化。隆重举行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传光仪式中融入宣誓,强化职业使命感;建设中草药种植园,作为医护类学生的劳动教育基地;以“八段锦社团”为依托,将体育运动与祖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专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提升学生身心素质;扎实开展学生健康教育,成立了急救社团,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三是加强社团组织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率先在学校成立了大学生青年廉政社团,引导青年学子提高廉洁认识,加强廉洁修养,践行廉洁行为。大力营造以“职业文化+专业文化”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精神文化氛围,将工匠精神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深人开展“名医优秀护士经验分享”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做报告,积极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医心暖阳,银龄守望”养老志愿服务、“每周健康义诊 医路暖心服务”志愿活动、“赓续雷锋精神,闪耀青春担当”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百万大学生进社区”活动、中草药种植园春播行动、“弘扬健康文化,共享健康生活”校园健康文化节活动、“青春志愿行 急救护成长”中小学生应急救护培训,彰显工匠精神的核心素养要求和崇高价值追求。四是强化以美育润心,以心育塑医。秉承“以美育提升人文素养、以心育筑牢职业根基”的核心理念,将美育与心育深度融合于医护教育中。通过艺术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同理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二者相辅相成,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技能与健全人格的医护工作者积极推动美育教育。在解剖学教学中融入医学插画训练,连续开展6届“解剖绘图大赛”“医学形态学科普讲解”等活动,参与学生达2000余人次,学生通过精细绘制人体结构,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培养专注力与审美能力。开展“向美而行、以美育人”手工作品创作展览,举办大学生形态学读片和人体解剖标本辨识技能大赛,举行第一届医学生形态学科普讲解比赛,优秀笔记共享计划——“最美笔记”评选活动、“春风拂正气,玉兰润风雅”清廉校园摄影大赛、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护理实训中结合角色扮演与心理情景模拟,引导学生感受患者情绪,提升共情能力。在《基础护理学》中设计“患者心理关怀”角色扮演、学生自导自演《手术室风波》情景剧、护理礼仪展示、《救在身边》以街舞韵律邂逅急救手法,学生分组模拟医患互动场景,如面对焦虑患者时如何通过语言与肢体动作传递安慰。五是以“育人”为核心,守护师生“安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行少数民族同学代表座谈会,组织少数民族同学参加枣庄、滕州两级统战部门组织的各族青年联谊活动。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举行“珍爱生命,从心启程”春季心理健康讲座暨心理委员培训,举办“身边的故事”暖心摄影大赛。开展法治教育,举行《医药卫生学院“青年说,强院行”之反诈防骗专题教育讲座》,聘任山东宁泰律师事务 所执业律师马鹏程作为医药卫生学院大学生“反诈防骗”法治宣讲员,全方位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共建平安和谐校园。

“双融双促”提质效,党建业务相融合
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将党建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再上台阶。一是打造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提升。落实《山东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医药卫生学院“明德向善、仁爱慈孝”专业文化建设,打造“人人是育人导师、时时是育人良机、处处是育人场所”的全场域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开展多项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开展医药卫生学院2025“强院有我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发布《实干争先,奋斗有我—医药卫生学院2025高质量发展提升年师生倡议书》,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教融合为重点,以标志性成果打造为目标,推进强院建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展医药卫生学院2025高质量发展提升年活动,围绕“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深化教学改革,形成“金专”品牌、构建“金课”体系、创建“金师”团队、打造“金教材”、拓展“金地”版图,打造“五金”医药卫生学院样板,实现管理严起来、学生忙起来、课业难起来、教师强起来、质量高起来的行动目标。制定《“教与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修订“三风建设”规范,开展“教与学”的革命,定期组织“设计、实施、反馈、提升”的教学演练,全面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开展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修订完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考评制度》。三是搭建多项平台,提高育人水平。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结合技能大赛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做精做实。获山东省职业院校高职组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山东省职业规划大赛铜奖1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决赛二等奖2项,形成“以赛促创、产创融合”的双育特色模式。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特点的劳动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技能、课程-思政、课程-人文、课程-劳动”的双向融合,深化全过程育人的课程体系改革,形成课程与“技能、思政、人文、劳动”的深度融合。建成培育1个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团队,培育10个智慧康养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智慧康养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4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3门。持续开展《师者.匠心讲坛》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
实施“管理提质增效”工程,将党建与内部治理相融合,促进内部治理改革深化发展。借助智慧管理平台,整合各类业务,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执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总支议事规则》等多项制度性文件,编写《医药卫生学院制度汇编》完善制度建设。建立“精细化”目标体系,确定学校办学质量考核提升、专业发展考核等重点项目和年度目标。分解部门和教师发展目标,建立责任到人、路线清晰、进度明确的“一页纸”。建立“精细化”管理机制,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每月对目标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反馈、分析和诊断,研制改进措施,形成质量复盘“一页纸”。组建“专门化”研究队伍,每月定期对办学质量考核提质培优项目、揭榜项目进行研究、策划和培育,稳步提升医药卫生学院管理水平。
品牌工作法实施成效
一是育人质量提升:2024届毕业生最终去向落实率达90%以上,2025年专升本录取学生132人,实现了就业升学双高;各级各类大赛成绩均有有突破。二是社会美誉度增强:多项活动被大众网、海报新闻等报道,志愿服务队获“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三是党组织建设新突破:行政党支部被评为滕州市“金五星”党支部,建设“红色书屋”,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服务水平;教师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学工党支部带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开展多项志愿服务活动,筹建“乡村医疗振兴志愿工作站”,构建“党建+健康中国”行动;老干部党支部聚焦枣庄市“本色家园”优秀党组织,被推荐申报山东省优秀党支部。
医药卫生学院“医心向党 明德向善”党建品牌,以红色基因铸医魂,以德术融合育新人,为新时代医学教育提供了“党建引领育人”的样本,彰显了职业教育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使命担当。“五心三全双融双促”工作法以红色基因铸魂、以精细化治理赋能、以清廉底色固本,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医药卫生学院方案”。
审稿人:刘端海 魏德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