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战线联播
研修赋能助提升 交流研讨促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骨干暑期研修交流汇报会
  2024-10-21 马克思主义学院 任宇杰



       为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及时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0月1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年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骨干暑期研修交流汇报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季勤主持,全体教师参会。
       概论教研室主任廖杰结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融入高校思政课”专题培训,从五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一是要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的必要性和迫切感;二是要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及时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三是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趣味活动和多媒体技术,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四是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成长成才;五是要加强自身学习,提升教学能力,在积极参加培训研修和教学研讨中提升自我。
       孙季勤结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专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培训班”的学习,和老师们进行分享交流。他从时间长、规格高、形式多、管理严四个方面对培训研修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畅谈了培训研修的三点感悟和启示。一是收获丰。通过聆听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徐青森、副司长宋凌云,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靳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原院长顾海良,湖北社科院党组书记徐艳国,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金龙等多位领导、专家的讲座,对如何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何提升思政课教师理论素养,如何推进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如何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二是压力大。培训研修不仅课程紧凑,内容丰富,而且还有课堂展示活动穿插其中。通过观看培训学员的精彩展示,不仅看到了学员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学识素养、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更感受到自身和他们的差距不足。三是短板多。他从学校、马院和教师等三个层面,分析了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存在的短板,并向老师们提出了正视挑战、潜心教学、奋勇前行的要求。
       此次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师骨干暑期研修交流汇报会,不仅为研修教师提供了分享交流的平台,为其他教师及时了解掌握最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机会,也是持续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培训研修工作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
审稿人:孙季勤  闫冰